当前时间是:
  • 加入收藏
  • 高职德育教育方式变革的价值取向及对策

    发布者:沈丹萍发布时间:2018-12-21浏览次数:627

    摘要:分析了高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高职德育教育方式变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德为先”的核心要素,“以和为贵”的新模式和“以和为贵”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高职;德育教育;方式变革;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田洪芳(1971-),女,江苏常州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副教授,硕士,思政部主任,研究方向为德育。

     

    传统的儒家理论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最大,同时适合中国国情,因此它的发展最为系统完备,它所倡导的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流。中国古代“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和为贵”的思想从先秦的孔孟到宋代的程朱理学都有所论述。2006 3 月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在“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这意味着高职学生将成为参与未来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群体,而该群体的德育状况则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方式变革的价值取向及对策的探索,古为今用,积极寻求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一、高职校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大力发展的进程中,其德育教育一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一,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规则意识淡漠。部分学生在外求学,明知家中经济并不宽裕,生活上却高消费,穿名牌,用高档手机、笔记本电脑;进食堂吃饭、到银行、邮局取钱物、去超市购物很少排队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离开教室不注意随手关灯、关电扇;公共洗手间的水经常在白白流淌;喝过的饮料瓶、用过的点心袋随意丢弃;男女同学交往不讲文明,不重视礼节,出了问题不是理智地寻求解决方法,而是采取极端的手段。他们一边在埋怨社会道德风气不好,却又都在参与制造和助长不好的道德风气,还理直气壮地认为:别人都这么做,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其二,学生的诚信意识缺失。学习诚信缺失。一是考试作弊。近几年来,教育部多次重申严肃大学考场纪律,并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各学校也积极采取各种预防以及制止作弊的措施,试图杜绝考试作弊现象,但由于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帮助”,考试作弊现象却屡禁不止。二是抄袭功课。对老师布置的论文与作业,不是认真钻研,独立完成,而是抄袭别人的功课应付了事。经济诚信缺失。一是贷款不按期归还。为解决特困生经济困难问题,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各级学校曾实行过校内无息贷款制度,但学生贷款按时归还的情况不甚理想,导致银行对学生贷款顾虑重重。二是拖欠学杂费,部分确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无法得到银行助学贷款的情况下,确实交不起学费,但也不排除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诚信问题,故意拖延。

    其三,择业与就业诚信缺失。学生在择业与就业中,存在最大的问题是诚信意识淡薄,就业签约不履约。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多,学生把个人应聘简历(不排除许多经过修饰的虚假资料)广泛投递,有接受单位就草率签约,有更好的单位马上毁约再签,严重影响了毕业学校的声誉,破坏了就业市场秩序。另外,很多毕业生踏上工作岗位后“跳槽”严重,这实际是签约不履约的另一表现。长此以往,必将恶化大学生的择业环境。社会用人单位受此影响,要么不愿意录用应届毕业生;要么抬高录用门槛,降低大学生录用待遇,以减少录用成本;要么对新录用的大学生不愿花成本进行培训。从长远来看,恰恰是损害了大学生自身的利益。

    其四,违纪违法时有发生。当前,大学生违纪违法事件呈上升趋势。在违纪行为中与学习相关的比例最大。因睡懒觉、轻视某些课程、上网打游戏、谈恋爱或对学习缺乏兴趣等原因,受到处理者为数不少。在违法犯罪行为中,涉及财产的案件占绝大多数,盗窃财物主要包括金钱、计算机、手机等,甚至盗窃学校的教学设备。

    其五,德育教育自身存在的不足。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德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者“教”得多,“育”得少。“教”只是传播知识,“育”则是要培养健全人格。我们的教育目标虽然对德育非常重视,而具体措施却往往简单化,流于形式,结果忽视个人道德的完善和心理健康的调适,片面追求及格率、就业率以及专业能力,以简单的书面考核方式评价学生的优良,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使德育教育流于“高”“大”“远”的形式。

    其六,教育工作者自身的问题。教育工作者没有及时进行学习,不适应学生思想的同步发展。同时受社会上的负面事例的影响,教育者自身观念上的波动与混乱导致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坚持以主流意识形态来引导学生。

    二、德育教育问题存在的原因

    其一,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之际,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诚信缺失现象:一些政府行为失信于民,一些企业、个人失信于国家与社会,假冒伪劣充斥社会。深入思考,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还有传统文化中潜在的一些负面影响。一是长期封建专制也产生了从众、随大流,不敢坚持个人对真相判断的弊病。所谓“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口头禅流传颇久,对高职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二是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长期处在农业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导致人们的契约意识、规则意识薄弱。

    其二,信用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信用制度和相关机制的残缺,在某种程度上为不讲诚信的行为提供了生存空间。因此,在现实中,往往是不讲诚信者获得了“利益”,诚实守信者却“利益”受损,从而纵容了不守诚信的心理和行为。残缺的制度导致长期以来道德教育和德育评价的简单化、形式的单一化。

    其三,家庭教育的不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根基。孩子生来不会撒谎,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孩子规则意识养成的关键环节。父辈的虚荣、贪慕、私欲、“善意”的谎言,是其缺失契约意识的诱因,直接造成了他们缺乏勇于担当责任的行为,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点滴言行会在子女的品格中得到延续。

    三、德育教育方式变革的价值取向

    德育教育方式变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视为能动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其在主动的参与中享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反映在德育教育领域,要求关爱每一位学生,促进其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精神素质的提升,从而使得人人都能够在未来社会生活中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功能。

    其一,关爱每一位学生。一是要把学生视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个体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中国目前的德育教育理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主张学生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视学生为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应确立这样的信念―――只要智力正常,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二是要让学生的价值在德育中得以实现。每一个个体人生在世界上都有一定的价值意义。作为特殊的生命个体,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既有掌握知识、获得技能的渴望,更多的是得到关爱、尊重,获得成功等精神的需要。因此,德育理应发现人的价值,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其二,确立能力本位的促进性过程性的评价机制。课程评价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它在教育活动中起着诊断教育的效果,调节教育活动,强化学生学习的作用。过去习惯形成的以最后标准化考试为指标的评价机制越来越显示出致命的弱点,造成了不良后果。一方面迫使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整体人的成长,另一方面也滋长了学生的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学习就是为了最后考试过关,而考试过关就意味着某门功课的最终完成,无需再继续深入钻研,对分数的简单追求掩盖了真正的求知、认识与发展。同时,分数是由教师给出的,学生被排除在评价过程之外,既没有评价的权利,也没有评价的积极性,弱化了自我调整、自我评价的能力。而运用促进性过程性评价方法,是使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这种评价法不是看重结果而是重视德育过程,利于学生看到自己前后不同的情况,在整个德育过程中了解知识、内化心智,逐步形成好的品德习惯和行为方式。

    其三,全面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之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所以,德育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就是要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的发

    展。德育教育的着重点应该放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上,不能简单关注学生成绩的获得,而应努力探索开发适应学生提高能力、提升素质的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表现自我,在为准备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基础展现自己的个性。

    四、德育教育方式变革的核心要素

    “以德为先”是德育教育方式变革的核心要素。衡量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是客户(政府、企业、社会、父母和学生)的满意度,这是由高职教育的性质和内涵所决定的。因为,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使其毕业后能够顺利地踏上社会工作岗位。而毕业生的素质又与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所秉持的理念、构建的关系等息息相关。

    主张“以德为先”就是在教学管理中重德的柔性管理,是一种软约束,它通过教师的道德修养,影响教学风气和学生的行为,以达到学生对德育教学认同的最佳状态。它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对老师和员工的要求,是老师和学生的立身之本;二是对人们行为处事的要求,师生应该遵循社会道德规范,讲究职业道德规范;三是人们在“义”与“利”之间的选择方向,在“义”与“利”之间应重义而轻利,其中仁爱为本、义利合一、以礼为上、修己安人、诚实守信是其主要内容。

    五、德育教育方式变革的基本途径

    “以和为贵”在中国古代有多种含义,它指合作、友爱、互助、宽容、忍耐、谅解等。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法家等,都主张追求教育中的“和”,这种“和”既是“和谐”、“协调”的意思,也有“合作”的含义,它实际上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即中国儒家文化主张的“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和而不同”及“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可以说这种“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特质和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精髓,将这种中国古代的传统智慧与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实践结合起来,要想方设法维持和谐的气氛,瓦解内部的冲突,形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因此,提倡“以和为贵”,加强团队建设,就是用中国人重要的、核心的价值观重塑德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结果,使师生关系向教师团队型关系转变,形成合作教学和合作研究的氛围,提升高校的人文精神,强化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德育的“和”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潘承烈,虞祖尧.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5-18.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6-68.

    [3]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观[M].北京:中国式管理,200662-63.

    学校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鸣新中路28号
    联系电话:0519-86335118、863350 邮政编码:21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