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是:
  • 加入收藏
  • 赓续红色血脉 担当复兴大任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常州三杰”纪念馆开展沉浸式思政课实践教学

    发布者:沈丹萍发布时间:2025-10-31浏览次数:10

    为深入推动“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10月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教学形式,组织40余名师生走进“常州三杰”纪念馆,开展了一场以“赓续红色血脉 担当复兴大任”为主题的沉浸式思政课实践教学,让红色历史成为思政课的生动教材。

    在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瞿秋白同志“我是江南第一燕”的赤诚与坚定,张太雷同志“谋将来永远幸福”的初心与远见,恽代英同志“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的奉献与燃烧,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幅幅历史图片和一段段动人讲解,深深烙印在师生心中。革命先驱们于青春年华展现出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与无畏牺牲,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精神谱系,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

    本次实践教学还将理论与实景深度融合。思政课教师将课堂搬到历史现场,在瞿秋白就义场景复原展前生动阐释“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信仰力量;在张太雷事迹展板前,结合其“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胆魄与决绝,深入探讨“青春何为”的时代命题。在恽代英故居,以其清贫自守、赤诚奉献的生平,鲜活解读共产党人的宗旨与本色。这种“纪念馆即课堂、史料即教材、英烈即教师”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增强了思政课的理论穿透力和情感感染力。

    历史的回响激荡起时代的共鸣。在随后的现场讨论中,学生们踊跃分享感悟:“‘三杰’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个人理想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才能绽放光芒。”“恽代英‘好人半自苦中来’的家训,让我明白青年成长必须脚踏实地教师们适时引导学生,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职业素养的锤炼、技能报国的志向紧密相连,激励学生自觉将精神触动转化为实干担当。

    此次活动是我院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度挖掘和运用“常州三杰”这一宝贵的地方红色资源,将思政课教学从理论阐释延伸到历史现场,从知识传授升华至价值塑造与精神传承,有效提升了铸魂育人的实效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劲而深厚的精神动力。作者:张宏、张永林、杨璐




    学校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鸣新中路28号
    联系电话:0519-86335118、863350 邮政编码:213164